中国人与主权观念:从被迫接受到主动建构

被引:3
作者
屈从文
机构
[1] 中央编译局
关键词
中国人; 主权观念; 建构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在今天被我们视为天经地义的主权观念,在近代历史上却一再被中国人拒绝。主权观念最终成为中国人的基本国际意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这一结果大致通过三个机制得以实现:一是国家利益认知的整体重构;二是优越感的时空转换与平衡;三是"被动者"转化为"主动者"。在作为被动接受者的我们坚决捍卫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时候,发明主权观念的西方人却早已开始对主权提出质疑。今天的中国人应当对主权观念有更全面客观的认识,既要肯定主权观念的积极作用,更需要对主权观念进行理性反思。作者认为,全面认识主权问题应当包含三个层面的一是维护主权的独立完整;二是主动参与国际合作和制度建设;三是推动国际社会新的文明进步。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8+157 +15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22]  
筹办夷务始末.[M].齐思和等整理;.中华书局.1964,
[23]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M].(日)野村浩一著;张学锋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4]  
盛世危言.[M].王贻梁评注;郑观应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25]  
研究与反思.[M].邓正来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
[26]  
胡适精品集.[M].胡明主编;胡适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27]  
天朝的崩溃.[M].茅海建 著.三联书店.1995,
[28]  
陈独秀著作选.[M].陈独秀 著;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29]  
停滞的帝国.[M].(法)佩雷菲特(Peyrefitte;Alain)著;王国卿等译;.三联书店.1993,
[30]  
国际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金应忠;倪世雄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