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被引:7
作者
肖贵清
李戈
机构
[1]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十八届五中全会; 全面小康社会; 目标要求;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6.02.002
中图分类号
D6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这些要求继承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小康社会接力探索的成果,在经济、民生、文化、生态文明和制度建设等不同维度内丰富了小康社会的理论内涵。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需要协调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五位一体总布局、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这三个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人民出版社.2015,
[3]  
气候变化的政治.[M].(英) 吉登斯 (Giddens;A.)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5]  
邓小平年谱.[M].冷溶;汪作玲主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6]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4,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8]   当前需求新变化与三个需要关注的社会议题 [J].
张凤江 ;
张健 .
天津社会科学, 2015, (04) :66-67
[9]   维护中国发展权视角下的国际碳博弈——兼议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问题之争 [J].
纪玉山 ;
赵洪亮 .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103-109
[10]   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 [J].
邹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54-6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