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及其批判

被引:93
作者
邹诗鹏
机构
[1]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关键词
时代精神; 物化; 现代性; 虚无主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1 [个人(社会人)];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现时代精神生活的物化状况,表现为精神生活舍弃自身的超越性,甘愿附生并同一于贫乏而低俗的物化方式;从形式上获得感性多样性的精神生活,受商品拜物教及其文化工业与大众文化的强势主导,陷入了非理性的快感体验及享乐主义困境,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由此呈现为种种病理状态。全球资本主义时代使精神生活的物化处境进一步加剧。物化的本质仍然是异化,反映了现时代在整个世界历史时代进程中的过渡性与不成熟性,表明现时代的个体化与社会化尚未生成适于现代文明的精神生活样式。物化处境更本质地表征着现时代虚无主义的信仰状况。虚无主义不仅表征着西方精神文化的当代危机,在全球资本主义时代更是构成人类普遍性的精神文化痼疾。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同样需要直面和应对虚无主义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3+206 +20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虚无的全球化.[M].(美)乔治·里茨尔(GeorgeRitzer)著;王云桥;宋兴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  
被围困的社会.[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郇建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4]  
后现代的状况.[M].(美)戴维·哈维(DavidHarvey)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5]  
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M].刘小枫主编;张新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6]  
流动的现代性.[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7]  
个体化社会.[M].(美)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8]  
认识与兴趣.[M].(德)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
[9]  
后现代精神.[M].(美)大卫·雷·格里芬(D.R.Griffin)编;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0]  
后现代状态.[M].(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Jean-FrancoisLyotard)著;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