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被引:87
作者
董锁成 [1 ]
黄永斌 [1 ,2 ]
李泽红 [1 ]
石广义 [1 ]
毛琦梁 [1 ,2 ]
李俊 [1 ,2 ]
于会录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经济发展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 丝绸之路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战略大通道,对促进亚欧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提出符合经济带区情特色和地缘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模式,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存在两端高中间低的格局,东亚、欧洲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而中亚、中东地区经济增长相对缓慢;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分工协作不合理,但发展互补性强;"沿路、沿海、沿河"的城市化空间格局特征明显,大陆桥已成为沿线城镇发展的空间主轴。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提出核心-边缘合作共赢模式、交通经济带模式和丝绸之路经济共同体模式,优化欧亚发展空间新格局,以此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451 / 24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J].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 .
中国国情国力, 2014, (10) :24-26
[2]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规模与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研究 [J].
冯朝阳 .
新疆农垦经济, 2014, (06) :32-38
[3]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 [J].
胡鞍钢 ;
马伟 ;
鄢一龙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2) :1-11
[5]   “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造区域合作新模式 [J].
孙壮志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5 (03) :36-41
[6]   丝绸之路经济带:优势产业空间差异与产业空间布局战略研究 [J].
郭爱君 ;
毛锦凰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01) :40-49
[7]   中非农产品贸易国别变化时空分析 [J].
杨文倩 ;
杨军 ;
王晓兵 .
地理研究, 2013, 32 (07) :1316-1324
[8]   “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多维要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J].
李忠民 ;
刘育红 ;
张强 .
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4) :116-121
[9]   新贸易模式与世界经济失衡——基于NITP-GEM的研究 [J].
高莉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05) :26-34
[10]   中欧贸易流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 [J].
张彬 ;
杨勇 .
世界经济研究, 2009, (01) :47-53+5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