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26
作者
余凤鸣 [1 ]
周杜辉 [2 ]
杜忠潮 [3 ]
张阳生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3] 咸阳师范学院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熵值法; 神经网络;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2.04.026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度协调模型、神经网络模型以及GIS技术对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耦合等级分为5个类型,并从总体特征、局域特征两个层面探讨了陕西省10个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空间格局及其内部差异。结果表明:(1)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整体偏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亟待提高;(2)各类型区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位趋同性,且相邻类别区域具有较强的地理邻近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2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机理 [J].
周杜辉 ;
李同昇 ;
哈斯巴根 ;
杨卫丽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2) :205-214
[2]   陕西省县域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及对策研究 [J].
周杜辉 ;
李同昇 ;
哈斯巴根 .
人文地理, 2011, 26 (01) :71-75
[3]   基于FA-SOM神经网络的农业技术水平省际差异研究 [J].
周杜辉 ;
李同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3) :117-121
[4]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研究模型的比较分析 [J].
傅威 ;
林涛 .
四川环境, 2010, 29 (03) :102-109
[5]   基于熵值法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J].
秦永东 ;
欧向军 ;
甄峰 .
城市问题 , 2008, (10) :19-24
[6]   甘肃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交互耦合关系 [J].
赵雪雁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06) :1-7
[7]   基于GIS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贫困化空间模拟分析——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J].
许月卿 ;
李双成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3) :79-85+140
[8]   中国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关联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地理学报, 2005, (02) :237-247
[9]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研究进展 [J].
胡聃 ;
许开鹏 ;
杨建新 ;
刘天星 .
生态学报, 2004, (06) :1259-1266
[10]   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J].
乔家君 .
资源科学, 2004, (01) :11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