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构建

被引:24
作者
赵英臣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区域化; 本土化;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D O I
10.15895/j.cnki.rwzz.2020.11.007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本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终结者",相反,疫情之后的全球化将深入调整,各国在继续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世界经济本土化、区域化趋势将进一步加深,国家作为经济安全防护基本单位和核心主体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经济民族主义"在未来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会更突出。中国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供高品质市场需求保障;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做实做深"一带一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提升居民消费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J].
陈彦斌 ;
王兆瑞 .
人文杂志, 2020, (07) :97-103
[2]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化重塑 [J].
赵英臣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7 (04) :89-94
[3]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能力建构(1970—2013年) [J].
卢凌宇 ;
胡怡 .
太平洋学报 , 2020, (05) :67-80
[4]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J].
张晓晶 .
经济学动态, 2020, (05) :15-27
[5]   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受疫情影响分析报告 [J].
中国企业联合会课题组 ;
刘兴国 .
中国经济报告, 2020, (02) :87-96
[6]   全球化、区域化和平行体系 [J].
张宇燕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0, (01) :1-1
[7]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若干问题思考 [J].
马晓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8, (01) :5-13
[8]   全球化还是区域化——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及演变 [J].
葛阳琴 ;
谢建国 .
国际经贸探索, 2017, 33 (01) :17-31
[9]  
营商环境越来越好[N]. 杜海涛,罗珊珊.人民日报. 2020 (001)
[10]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造更好环境[N]. 李明宇.经济日报. 2020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