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要素生产率的变迁:1978~2016

被引:29
作者
李言
高波
雷红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生产率; 资本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配置效率; 要素生产率协调度;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8.10.002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研究目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要素生产率的变迁。研究方法: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782016年的数据,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层面切入,兼顾要素配置效率和要素生产率协调度,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要素生产率变迁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从要素生产率来看,东部地区的要素生产率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所有地区的劳动力生产率与全要素生产率都保持着稳定的上升态势,而资本生产率则呈下降态势;从要素配置效率来看,除了劳动力配置效率,西部和中部地区都要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配置效率先降后升,资本配置效率和全要素配置效率先升后降,中部地区的劳动力配置效率和全要素配置效率都是先降后升,资本配置效率则呈下降态势,西部地区劳动力配置效率和全要素配置效率呈上升态势,资本配置效率则是先升后降;除了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度,西部和中部地区都要高于东部地区,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生产率协调度呈下降态势,而资本生产率协调度则是先升后降,东部地区劳动力生产率协调度与资本生产率协调度呈上升态势,所有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协调度则都是先升后降。研究创新:从要素生产率、要素配置效率和要素生产率协调度等三个视角对中国地区层面的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研究价值:理解地区要素生产率的变迁,对实施通过提升要素生产率来增加产出的发展模式具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9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方法、数据与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差异 [J].
田友春 ;
卢盛荣 ;
靳来群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7, 34 (12) :22-40
[2]   我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阶段性特征:1978~2014年 [J].
王薇 ;
任保平 .
改革, 2015, (08) :48-58
[3]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J].
杨汝岱 .
经济研究, 2015, 50 (02) :61-74
[4]   要素市场扭曲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基于贸易自由化视角的分析 [J].
毛其淋 .
金融研究, 2013, (02) :156-169
[6]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26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 [J].
张浩然 ;
衣保中 .
经济学家, 2012, (02) :61-67
[7]   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和效率损失:理论和应用 [J].
陈永伟 ;
胡伟民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4) :1401-1422
[8]   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要素价格扭曲与财富转移 [J].
张曙光 ;
程炼 .
世界经济, 2010, 33 (10) :3-24
[9]   碳强度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 [J].
孙传旺 ;
刘希颖 ;
林静 .
金融研究, 2010, (06) :17-33
[10]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