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中认知诗学的本土化研究构想

被引:11
作者
赵秀凤
叶楠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认知诗学; 跨文化; 本土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106.2 [诗歌];
学科分类号
050108 ; 0502 ; 1407 ;
摘要
针对认知诗学发展初期学科界定模糊、理论框架及研究范式纷杂的局面,认知诗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在现当代文化文艺思潮和人文科学领域内"认知转向"的大语境中为认知诗学正本清源,在廓清其理论渊源、学科界定、梳理其研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采用跨文化、多元化立场,构建基于认知的文学理论体系。在该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中国古典诗学思想反观认知诗学,探究两者的契合点及各自优势,在推进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转型的同时,推进认知诗学的跨文化和本土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认知诗学的“可能世界理论”与《慈悲》的多重主题 [J].
熊沐清 .
当代外国文学, 2011, 32 (04) :11-23
[2]   认知诗学视角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情感 [J].
庄严 .
外国语文, 2011, 27 (04) :30-33
[3]   《爱丽丝镜中世界奇遇》的认知诗学分析 [J].
封宗信 .
外国语文, 2011, 27 (02) :31-36
[4]   认知诗学理论的渊源与本土化研究 [J].
范云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6 (02) :147-151
[6]   国外认知诗学研究概观 [J].
苏晓军 .
外国语文, 2009, 25 (02) :6-10
[7]   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 [J].
蒋勇军 .
外国语文, 2009, 25 (02) :23-27
[8]   故事与认知——简论认知诗学的文学功用观 [J].
熊沐清 .
外国语文, 2009, 25 (01) :6-15
[9]   谈关于认知文体学的几个问题 [J].
申丹 .
外国语文, 2009, 25 (01) :1-5
[10]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 [J].
熊沐清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04) :299-30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