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被引:107
作者
陈家建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法团主义; 法团化; 市民社会; 中国社会研究;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0.02.002
中图分类号
D632 [民政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法团主义一直认为要关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这种主张与西方当代主流的多元主义大相径庭,后者提倡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分立与制约。然而,在分析当代中国社会时,法团主义的视角却有着巨大的理论潜力。无论是在中国的城市社会、农村社会还是基层政府组织中,都出现了许多法团化的组织形态,这样一种社会特征通过许多具有法团主义视角的研究得以比较清晰的展现。法团主义成功应用于中国社会研究得益于它与中国社会多方面的契合性,但同时二者的差异也必须予以细致的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3+243 +24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三十年来海外学者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国家性及其争论述评 [J].
刘鹏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189-213+245
[2]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J].
张钟汝 ;
范明林 ;
王拓涵 .
社会, 2009, 29 (04) :167-194+228
[3]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比较政治学发展述评 [J].
陈剩勇 ;
李力东 .
政治学研究, 2008, (06) :115-122
[4]   法团主义——一种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模式 [J].
刘昱伶 ;
李向渊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2+9
[5]   当前中国社会的自组织问题之思考 [J].
刘伟 ;
徐芳 .
绿叶, 2007, (08) :48-49
[7]   中国社团组织研究的三种视角 [J].
庄晓东 .
开发研究, 2007, (03) :136-139
[8]   近十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研究的理论视野 [J].
姜振华 ;
胡鸿保 .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5, (06) :143-148
[9]   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 [J].
顾昕 ;
王旭 .
社会学研究, 2005, (02) :155-175+245
[10]   物业运作:从国家中分离出来的新公共空间 国家权力过度化与社会权利不足之间的张力 [J].
张磊 ;
刘丽敏 .
社会, 2005, (01) :144-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