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性

被引:36
作者
何文炯 [1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互助共济; 社会保障; 风险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7 [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障];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4 ;
摘要
互助共济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方法。基于整体把握损失规律的可能性和个体把握损失规律的不可能性,互助共济成为处理风险的有效方法。社会保障是国家关于风险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互助共济是其天然属性。基于风险的射幸性,社会保障能够实现健康者与伤病者之间、长寿者与短寿者之间、失能者与健全者之间、在业者与失业者之间、顺境者与困境者之间、雇主之间的互助共济;基于制度的强制性,社会保障能够实现不同收入群体之间、代际之间、地区之间的互助共济。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互助共济性。建议:(1)社会保险制度实行"统账分离";(2)选择适宜的社会保险统筹层次;(3)高度重视代际均衡问题;(4)加快发展补充性保障;(5)弘扬社会保障的互助共济精神。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精算平衡的个人账户制度与内部债务机制研究.[J].杨俊;.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6, 02
[2]  
日本社会保障改革状况及发展趋势.[J].吕学静;刘育志;.社会保障研究(北京).2016, 01
[3]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要全国统筹更要制度改革 [J].
何文炯 ;
杨一心 .
学海, 2016, (02) :58-63
[4]  
OECD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经济适应性评估及对中国的启示.[J].朱俊生;赵海珠;.社会保障研究.2015, 02
[5]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学理基础辨析 [J].
何文炯 ;
杨一心 .
中国社会保障, 2015, (07) :30-32
[6]   互助共济: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石 [J].
鲁全 .
中国社会保障, 2015, (03) :28-29
[7]   论互助共济在效率增长中的作用 [J].
厉以宁 .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2) :2-6
[8]  
社会保障学.[M].郑功成著;.商务印书馆.2000,
[9]  
风险管理.[M].何文炯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0]  
互助论.[M].(俄罗斯) 克鲁泡特金; 著.商务印书馆.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