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公司担保合同行为的最佳行为范式何以形成——公司越权担保合同效力认定的逆向思维
被引:32
作者:
吴飞飞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公司担保;
《公司法》第16条;
法条主义;
后果主义;
无权代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1.91 [企业法、公司法];
D923.6 [合同法];
D923.3 [债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030105 ;
摘要:
既有公司担保法律规范因为法律后果要件阙如、公司法与合同法的价值本位抵牾,若遵循"法条主义"之演绎推理解释路径,则不能获得具有解释结论唯一性与价值取向一致性的裁判结果。故而,在具体裁判环节中,法官应摒弃既有的"法条主义"之规范分析与价值分析路径,采用"后果主义"之"法律后果预测——行为评价"的逆向思维方式,承认公司担保规范存有法律漏洞与价值抵牾之客观事实,通过对《公司法》第16条直接立法目的即规范维护目标的解释,推导出其所欲求的最佳行为范式,并明确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保债权人对该最佳行为范式达成所分别负有的消极不越权义务与积极审查义务,再根据越权担保与无权代理在构成要件上的相似性,通过类推适用无权代理的方法填补公司担保规范的法律后果漏洞,进而引导实践中公司担保合同行为达致其最佳行为范式之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