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与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建构

被引:102
作者
文军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暨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
总体性社会; 个体化社会; 包容性社会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逐步从"总体性社会"转向"个体化社会"。以往的社会政策关注的重点往往是大多数人的权益,但随着个体化社会的来临,传统的社会政策遭遇了许多挑战,必须增强社会政策的包容性,以关注更多的个体或少数群体。在社会政策包容化的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关注更多不同群体的权益,重视底层群体及弱势群体的赋权,与此同时,大力发展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迈向社会政策时代 [J].
王耀东 .
政治与法律, 2011, (02) :29-36
[3]   权界意识的生长:中国个体化社会的形成与国家转型 [J].
陈周旺 .
人文杂志, 2009, (01) :47-52
[4]   又一个三十年? 转型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建设 [J].
沈原 .
社会, 2008, (03) :15-23
[5]   公共福利制度与社会网的功能互补——包容性社会政策的基础 [J].
黎熙元 ;
陈福平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98-105+133
[6]   “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问题 [J].
成伯清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29-135
[7]   构建和谐社会“底层赋权”最重要 [J].
沈原 .
领导决策信息, 2005, (01) :19-19
[8]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J].
孙立平 ;
王汉生 ;
王思斌 ;
林彬 ;
杨善华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2) :47-62
[9]  
新时代的精神.[M].(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林荣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  
世界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原著;吴英姿;孙淑敏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