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转型的深层诱因及其路径再探

被引:3
作者
刘慧
机构
[1]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G20转型; 全球经济治理; 中国与全球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3 [世界经济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G20成立的初衷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但在危机有所缓和之后,因其运作机制的缺陷,G20亦遭受了合法性、代表性、有效性不足以及执行力不强等方面的质疑。在此情境下,G20面临着转型的紧迫任务。G20转型需要有明确的思路,应从危机应对机制转向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临时治理机制转向兼顾临时性和长效性的治理机制,从非正式性机制转向复合机制。下一步,要着力解决G20合法性、代表性、有效性等问题,从长期着手建立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长效机制,从短期着手提高G20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Global Cooperation Among G20 Countries:Responding to the Crisis and Restoring Growth. Michael Callaghan,Chetan Ghate,Stephen Pickford,Francis Rathinam. . 2013
[2]   “二十国集团”转型与中国的作用 [J].
刘宗义 .
现代国际关系, 2015, (07) :10-17+49+63
[3]   G20转型:方向与路径 [J].
张菀航 ;
高妍蕊 .
中国发展观察, 2016, (08) :5-7
[4]  
Relaunching the G20. Mike Callaghan. . 2013
[5]   G20机制化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J].
王国兴 ;
成靖 .
国际展望, 2010, (03) :8-18+5
[6]   G20机制化建设与议题建设 [J].
方晋 .
国际展望, 2010, (03) :19-26+6
[7]   治理与责任的限度: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J].
耐革尔·伍兹 ;
安瑞塔·纳利卡 ;
祝东力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2, (04) :4-80
[8]   治理与责任的限度: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J].
耐革尔·伍兹 ;
安瑞塔·纳利卡 ;
祝东力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2002, (04) :4-80
[9]   非正式性与G20机制未来发展 [J].
朱杰进 .
现代国际关系 , 2011, (02) :41-46
[10]  
G 20 Endorsement in Post Crisis Global Governance: More than a Toothless Talking Shop?[J] . Richard Eccleston,Aynsley Kellow,Peter Carroll. &nbspTh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20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