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国“家庭医疗账户”的伦理论证:儒家的家庭伦理、“爱有差等”及卫生改革

被引:9
作者
曹永福 [1 ]
范瑞平 [2 ]
机构
[1] 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
[2]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和社会行政学系
关键词
儒家; 爱有差等; 家庭; 家庭医疗账户;
D O I
10.15995/j.cnki.llxyj.2011.01.007
中图分类号
B82-052 [道德与社会];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本文研究了儒家基于家庭的"爱有差等"价值,分析了当下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并非基于儒家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家庭本位的伦理观所造成的缺憾,提出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应该建立基于"家庭本位"而非如同西方基于"个人本位"的"家庭医疗账户",并指出建立的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141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建议 [J].
刘滨 ;
荣英男 ;
张亮 .
中国卫生经济, 2008, 27 (12) :21-23
[2]   儒家伦理中“爱有差等”理念的人性化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J].
张志伟 ;
王东 .
当代经理人, 2006, (19) :188-189
[3]   关于“亲亲互隐”、“爱有差等”的争鸣 [J].
郭齐勇 .
江苏社会科学, 2005, (03) :1-5
[4]   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 [J].
修燕 ;
徐飚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2, (06) :328-329
[5]   医疗保障制度全球化与中国附视频 [J].
夏宗明 ;
李筱蕾 .
医学与哲学, 2000, (08) :30-33
[6]  
东西方健康保障哲学比较与借鉴——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哲学定位与理想模式[A]. 夏宗明.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1)[C]. 2001
[7]  
走向全民医保[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顾昕, 2008
[8]  
新伦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王海明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