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职能重构

被引:28
作者
薛澜
张帆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治理; 多元社会; 政府管理;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2.04.00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多元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已经对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理作为一种改革思路对于重构我国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来克服多元治理模式可能遭遇的困境,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政府在多元治理结构中的主导作用,培育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是研究者在构建本土化治理理论中的重要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地方治理新视角和地方政府角色转化 [J].
沙安文 ;
沙萨娜 ;
刘亚平 .
公共行政评论, 2009, 2 (03) :76-106+204
[12]   政府型制度信任——对天津和乌鲁木齐两市社会信任状况的抽样调查 [J].
梁江 ;
王娜 .
公共管理评论, 2004, (02) :55-72
[13]   我们在开始面对一个断裂的社会? [J].
孙立平 .
战略与管理, 2002, (02) :9-15
[14]   论治理的制度基础 [J].
杨雪冬 .
天津社会科学, 2002, (02) :43-46
[15]   社会文化环境与公共行政管理 [J].
朱立言 ;
李图强 .
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1, (10) :34-37+45
[17]  
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美)迈克尔·麦金尼斯(MichaelMcginnis)主编;王文章;毛寿龙等译校;.上海三联书店.2000,
[18]  
治理与善治.[M].俞可平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  
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0]  
社会主义向何处去.[M].(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z)著;周立群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