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职能重构

被引:28
作者
薛澜
张帆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治理; 多元社会; 政府管理;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2.04.00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多元社会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已经对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治理作为一种改革思路对于重构我国政府的职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来克服多元治理模式可能遭遇的困境,如何更好地发挥我国政府在多元治理结构中的主导作用,培育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是研究者在构建本土化治理理论中的重要课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农村基础设施的多中心治理.[M].王春福;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  
界定政府边界.[M].汪玉凯; 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3]  
公共性的再生产.[M].孔繁斌; 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4]  
地方的复兴.[M].杨雪冬; 赖海榕; 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  
合同制治理.[M].(美) 库珀; 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6]  
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研究.[M].马运瑞; 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
[7]  
公共行政学.[M].(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DavidH.Rosenbloom)等著;张成福等校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  
使民主运转起来.[M].(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9]  
没有政府的治理.[M].(美)詹姆斯·N.罗西瑙(JamesN.Rosenau)主编;张胜军;刘小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美)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著;吴爱明;夏宏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