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损害与战略性研发政策

被引:5
作者
谢申祥 [1 ,2 ]
王孝松 [3 ]
高琼 [4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和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3]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4]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环境损害; 战略性研发政策; 国际贸易; 第三国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借助第三国市场模型,分析了一国最优的战略性研发政策。在我们的模型中,分别位于不同国家的两个企业,其生产会对所在国的环境造成损害,在生产并向第三国出口产品之前,进行成本降低型研发。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企业进行的是古诺竞争还是伯川德竞争,基于"窃取生意效应"和抑制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负外部效应的权衡,仅当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损害强度较大(小)时,一国最优的战略性研发政策为征税(补贴)。这一结论无论是在只有一个国家可以实施研发政策时,还是在两个国家均可以实施研发政策时都保持稳健。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71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 & 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 . Claude D’Aspremont,Alexis Jacquemin. &nbsp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8 (5)
[2]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产业政策——横向与纵向的利润转移分析 [J].
黄兆基 ;
刘瑶 .
世界经济文汇, 2008, (04) :49-63
[3]   国际R&D竞争、溢出效应与战略贸易政策 [J].
柳剑平 ;
郑绪涛 .
世界经济, 2007, (04) :36-43
[4]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hen governments and producers act strategically [J].
Ulph, A .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1996, 30 (03) :265-281
[5]  
R&D policies, trade and process innovation[J] . Jan I. Haaland,Hans Jarle Kind. &nbsp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7 (1)
[6]  
Policy on international R&D cooperation: Subsidy or tax?[J] . Larry D. Qiu,Zhigang Tao. &nbsp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 1998 (9)
[7]  
Strategic R&D policy and appropriability[J] . Kaz Miyagiwa,Yuka Ohno. &nbsp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1997 (1)
[8]   生产分割、异质产品与战略性研发政策 [J].
杨子川 .
世界经济研究, 2013, (06) :16-21+87
[9]   战略性研发补贴政策稳健吗?——基于中间品贸易的视角 [J].
谢申祥 ;
王孝松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1) :223-242
[10]   垂直产品差异、外国企业纵向控制与研发政策 [J].
谢申祥 ;
王孝松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9) :64-6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