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发展的现实考量与路径提升——以山东省产城融合发展为例

被引:17
作者
颜丙峰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度; 城镇承载功能; 创新驱动;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7.05.028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新型城镇化要求构建产业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良好融合的城镇形态。人本导向、功能融合、空间整合、结构匹配、机制健全等成为新常态下产城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山东省在建设新型城镇化、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产城融合互动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实证分析发现,山东省17地市的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均高于0.4,但差异较大,背离区域协调发展目标。同时,产城在时间方面没有同步、公共服务供给缺陷降低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影响产城良性互动及其发展潜力等问题,亟待进一步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加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J].
肖贵清 ;
李戈 .
山东社会科学, 2016, (02) :5-12
[2]   厘清县级政府经济权能是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 [J].
张蕴萍 .
理论学刊, 2014, (10) :78-81
[3]   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示范——江阴市璜土镇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实践与启示 [J].
沈和 .
发展, 2014, (03) :33-35
[4]   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 [J].
刘荣增 ;
王淑华 .
城市问题 , 2013, (06)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