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主体”内涵重构

被引:26
作者
隋筱童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农民; 农民主体; 乡村振兴; 新型职业农民;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9.08.014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年来,"农民"内涵经历了多次演变,体现了农民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巨大变化,反映了对现代化经营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以及重新定义农民在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的诉求。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基础上,重构"农民主体"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民主体"是以集体主体为实践主体的社会群体,是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主体,是能参与市场议价的组织主体,是能从兼业化向专业化、碎片化向规模化、传统经营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实现"农民主体"新内涵,应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完善,加强农民职业技能的提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民主体地位和收益。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坚农民支撑的乡村振兴:缘起、功能与路径选择 [J].
杨磊 ;
徐双敏 .
改革, 2018, (10) :60-70
[2]   乡村振兴的主体自觉培育:一个尝试性分析框架 [J].
徐顽强 ;
王文彬 .
改革, 2018, (08) :73-79
[3]   以农民组织化重建乡村主体性: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 [J].
吴重庆 ;
张慧鹏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5 (03) :74-81
[5]   积极推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J].
韩长赋 .
农村实用技术, 2018, (03) :22-24
[6]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一项文献述评 [J].
陆继霞 ;
李琳琳 .
世界农业, 2018, (03) :10-14+207
[7]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脉络与改革方向 [J].
张旭 ;
隋筱童 .
当代经济研究, 2018, (02) :26-36
[8]   “三权分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式的创新 [J].
顾钰民 ;
汪艳 .
学习与实践, 2017, (10) :41-48
[9]   土地农民集体所有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之魂 [J].
徐俊忠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 (04) :7-18
[10]   再论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农业社会主义”问题 [J].
欧阳军喜 .
中共党史研究, 2017, (04) :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