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利用状况研究进展

被引:191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关键词
秸秆; 资源量估算; 草谷比; 利用;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8 [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作饲料、秸秆作能源、秸秆作工业原料和秸秆栽培食用菌,但目前作物秸秆利用效果尚难令人满意。秸秆资源利用仍存在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该文对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与利用状况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进一步规范秸秆资源量的估算范畴,准确测量和确定各地作物草谷比,探索秸秆资源利用与主体产业的结合方式,拓展相关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31]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经济损失研究 [J].
王丽 ;
李雪铭 ;
许妍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2) :170-175
[32]   中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潜力估算 [J].
张培栋 ;
杨艳丽 ;
李光全 ;
李新荣 .
可再生能源, 2007, (06) :80-83
[33]   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J].
王久臣 ;
戴林 ;
田宜水 ;
秦世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9) :276-282
[34]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J].
郝素琴 ;
刘艳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1) :65-67+73
[35]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特点与开发策略 [J].
汪海波 ;
章瑞春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2) :164-165
[36]   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进展 [J].
潘晓华 ;
邓强辉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 (01) :1-5
[37]   中国生物质能源的定量评价及其地理分布 [J].
刘刚 ;
沈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1) :9-19
[38]   典型农区秸秆资源利用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J].
闫丽珍 ;
成升魁 ;
闵庆文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6, (03) :196-198
[39]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进展 [J].
刘丽香 ;
吴承祯 ;
洪伟 ;
李键 ;
蔡冰玲 ;
林淑伟 .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6, (01) :75-80
[40]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J].
曹国良 ;
张小曳 ;
郑方成 ;
王亚强 .
资源科学, 2006, (01)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