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差别监管的内在机理:由村镇银行生发

被引:18
作者
张迎春
张璐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中小银行; 村镇银行; 差别监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以村镇银行为代表的我国新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其发展至今的运营效果与政策设立的初衷存在着背离。从银行监管理论框架、银行监管成本收益分析以及银行经营利润最大化这三个维度对实施差别监管进行分析后认为,应通过调整村镇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股权结构,加大对村镇银行的财政政策支持,调整农村地区的监管机构数量,制定差异化的经营策略、进入以及退出准则等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规则,以实现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中印农村微型金融运作的比较及启示 [J].
邓晓霞 .
农村经济, 2011, (09) :125-129
[3]   拉美小额信贷监管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李东荣 .
金融研究, 2011, (05) :1-12
[4]   市场定位决定村镇银行的可持续性 [J].
任常青 .
中国金融, 2011, (02) :57-59
[5]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问题探析 [J].
周素彦 ;
周文平 ;
张双英 .
华北金融, 2010, (11) :21-23
[6]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制度安排的缺陷及其完善 [J].
年志远 ;
马宁 .
经济纵横, 2009, (09) :86-88
[7]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运行风险及其防范 [J].
王建英 ;
王秀芳 .
金融经济, 2009, (08) :159-160
[8]   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问题 [J].
张忠永 ;
朱乾宇 .
银行家, 2008, (11) :106-109+7
[10]   银行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J].
王明华 ;
黎志成 .
经济管理, 2006, (22)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