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率差距、城市化与劳动配置效应

被引:2
作者
秦佳
李雅楠
机构
[1]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率差距; 城市化; 劳动配置效应; 倒“U”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1204 ;
摘要
钱纳里等认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劳动配置效应呈倒"U"型变化趋势,但他们并没有解释其背后的机理。本文认为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是劳动配置效应产生的前提,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使劳动配置效应得以实现。本文依据截面和时间双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采用我国19782010年的省级数据,对劳动配置效应的倒"U"型变化趋势进行了验证,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前我国的劳动配置效应达到了最高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配置效应还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但贡献将会越来越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与成果分享 [J].
杨晓军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6) :66-74+112
[2]   劳动力跨部门配置与居民收入差距——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段均 ;
杨俊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8) :53-64
[3]   中国农业劳动力配置效应再考察——基于三次产业劳动产出弹性动态估计 [J].
赵慧卿 ;
郝枫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08) :83-90
[4]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
[5]   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及成果分享的定量测量 [J].
严于龙 ;
李小云 .
统计研究, 2007, (01) :22-26
[6]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结构效应 [J].
徐现祥 ;
舒元 .
世界经济, 2001, (05) :17-23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丁霄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2) :18-24+80
[8]   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与劳动贡献 [J].
蔡晳 ;
王德文 .
经济研究, 1999, (10) :62-68
[9]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效益测评 [J].
潘文卿 .
统计研究, 1999, (04) :31-34
[10]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来自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的首要作用 [J].
胡永泰 .
经济研究, 1998, (03) :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