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劳动力配置效应再考察——基于三次产业劳动产出弹性动态估计

被引:12
作者
赵慧卿 [1 ]
郝枫 [2 ]
机构
[1] 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2]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配置效应; 要素产出弹性;
D O I
10.14134/j.cnki.cn33-1336/f.2010.08.002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依据结构主义增长理论,利用总量生产函数经济增长率分解方法,基于三次产业要素产出弹性动态估计结果,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劳动力配置效应及其变化规律进行重新考察。结果显示:三次产业劳动产出弹性差异明显,已有研究中直接用国民经济劳动产出弹性代替的做法存在很强假定性;基于分产业劳动产出弹性重新估算劳动力配置效应,发现其数值明显减小,表明已有文献夸大了配置效应;但其在不同时期更为稳定,说明配置效应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稳定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效应分析 [J].
赵慧卿 ;
郝枫 .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09, 29 (04) :47-50
[2]   中国收入初次分配结构及其国际比较 [J].
肖红叶 ;
郝枫 .
财贸经济, 2009, (02) :13-21+45+136
[3]   中国基准资本存量研究——基于首次经济普查修订数据 [J].
郝枫 ;
郝红红 ;
赵慧卿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 24 (02) :7-13
[5]   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居民收入的影响分析——以河南省信阳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J].
王艳平 .
科技资讯, 2008, (11) :199-200
[6]   劳动力流动、资本转移和生产率增长——对中国工业“结构红利假说”的实证检验 [J].
李小平 ;
陈勇 .
统计研究, 2007, (07) :22-28
[7]   基于指数方法的劳动结构效应分析 [J].
郝大明 .
统计研究, 2006, (06) :69-72
[8]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农户劳动时间分配决策过程 [J].
赵慧卿 ;
周国富 .
统计研究, 2006, (04) :20-23
[9]   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基于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实证分析 [J].
赵伟 ;
马瑞永 ;
何元庆 .
统计研究, 2005, (07) :37-42
[10]   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 [J].
肖红叶 ;
郝枫 .
财贸经济, 2005, (03) :55-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