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文化资源在城市文化建构中的价值开发研究——以打造武汉“诗梦小道”为例

被引:5
作者
傅才武
申念衢
机构
[1]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诗词文化; 城市文化; 创意街区;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7.2 [诗歌、韵文];
学科分类号
0501 ;
摘要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中华传统文化富有诗性文化的特征。在当代"千城一面"的城市化建设跃进的洪流中,诗词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具有城市文化建构的重要意义。基于对我国城市诗词文化资源价值开发现状的梳理,将国内外四个知名案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同时以打造武汉"诗梦小道"为例,探讨如何利用传统诗词文化资源营造现代城市特色街区的路径。进而讨论中华文化的"诗性传统"与民众日常生活美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武汉"诗梦小道"策划过程阐述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当代城市文化建构的一般方法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范例,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同类资源的价值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1]  
诗性文化与中国文化自觉[N]. 解放日报. 2015 (007)
[12]  
中国诗性文化与都市空间生产[N]. 刘士林.光明日报. 2006 (012)
[13]  
诗性文化的旧邦新命[M].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刘士林, 2015
[14]  
建筑遗产的寓意[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法) 莱伊 (Choay, 2012
[15]  
中国文学论丛[M]. 三联书店 , 钱穆著, 2002
[16]  
湖北 《王兆鹏:到过武汉的大诗人,不止李白崔颢孟浩然》 .2 新华网http://www.hb.xinhuanet.com/2017-05/03/c1120909345.htm . 2017
[17]   论两宋词对杭州诗性文化形象的建构 [J].
徐宝余 .
浙江学刊, 2006, (05) :16-18
[18]   江南诗性文化:内涵、方法与话语 [J].
刘士林 .
江海学刊, 2006, (01) :51-54
[19]   中国人与自然诗性文化的现代观照 [J].
狄松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4, (08) :74-78
[20]   中国“诗性文化”的五大特征 [J].
陈炎 .
理论学刊, 2000, (06) :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