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如何卷入公共参与事件 基于广州市恩宁路改造中公民行动的分析

被引:24
作者
黄冬娅
机构
[1] 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2]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公共参与; 社会网络; 人际网络; 互联网;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3.03.011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是什么使得公民卷入现实的公共参与网络,影响这种公共参与的行动力、持续性和影响力的因素是什么。基于对广州市恩宁路改造中公民参与的研究,本文发现,虚拟社区虽然拓展了人们的现实联系,因其动员的广泛性而推动了公共参与的兴起,但能否转化为现实中有影响力的持续公共参与行动还与线下的联络和动员机制及其特性密切相关:基于人际网络的联络和动员推动了公共参与行动的行动力及其持续性,开放的城市空间则为这种现实的参与行动拓展了影响力。本文对不同联络和动员机制的区分,有助于从"历时性"和"差异化参与"的角度解释公民参与在转型期中国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58
页数:28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媒介动员、钉子户与抗争政治 宜黄事件再分析 [J].
吕德文 .
社会, 2012, 32 (03) :129-170
[2]   网络意见领袖社区的构成、联动及其政策影响:以微博为例 [J].
曾繁旭 ;
黄广生 .
开放时代, 2012, (04) :115-131
[3]   集体性社会资本对社区参与的影响 基于多层次数据的分析 [J].
黄荣贵 ;
桂勇 .
社会, 2011, (06) :1-21
[4]   互联网动员与代工厂工人集体抗争 [J].
汪建华 .
开放时代, 2011, (11) :114-128
[5]   社会转型中的关系学——评杨美惠的《礼物、关系学与国家》 [J].
姚泽麟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3) :218-228
[6]   阶级的形成:建筑工地上的劳动控制与建筑工人的集体抗争 [J].
潘毅 ;
卢晖临 ;
张慧鹏 .
开放时代, 2010, (05) :5-26
[7]   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 [J].
边燕杰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0 (03) :1-6+48
[8]   互联网与抗争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验及研究进展 [J].
黄荣贵 .
社会, 2010, 30 (02) :178-197
[9]   共通性社会资本与特定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中国的城市基层治理 [J].
陈捷 ;
卢春龙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6) :87-104+244
[10]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J].
黄荣贵 ;
桂勇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5) :29-5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