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基于结构分解法的北京市能源碳排放增量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旺
[1
,2
]
周跃云
[1
]
机构:
[1] 湖南工业大学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
[2]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I-OSDA法;
能源消费;
CO2排放;
效应;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2 [污染分析与测定];
F426.2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020205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应用三层嵌套结构式I-OSDA方法,构建扩展的(调入、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从整体特征、不同产业、工业行业3个方面,对1997年-2007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增量进行了结构分解。分析发现:经济规模增长要素(消费、投资、调出和出口等)是拉动碳排放增长的主导因素,能源强度变动效应却是碳减排的决定性因素;在规模扩张因素中,消费和调出超过投资和出口,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2002年以来新一轮"高碳"特征的工业化导致CO2排量呈急增之势;产业结构调整、三产比重最大使得服务业成为碳排放增长的最大部门,但工业排放的增长却后来居上;碳增排的重点行业是高能耗行业,碳减排的是能源工业;两时段各效应在不同产业、不同工业行业的影响方向和大小不一。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83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