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宽的正当性基础

被引:63
作者
赵恒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从宽; 认罪认罚; 权利放弃对价说; 量刑;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7.11.012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目前我国学界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中"为何给予从宽"的解释主要有四种观点,分别为"节约资源说"、"人身危险性降低说"、"节约资源且危险性降低并存说"和"赎罪说"。应采用"权利放弃对价说"阐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性来源,以被追诉人自愿放弃若干权利作为国家简化乃至省略程序环节以及施予从宽处罚的合法化理由,将弃权行为可能带来的若干类效益与从宽处理体系的类型、幅度联系起来。同时,需要明确放弃权利的限度,如不得为了换取不当从宽结果而放弃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权利、上诉权利等。"权利放弃对价说"的适用可以为我国建构科学规范的从宽处理体系提供启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40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疑难问题研究 [J].
秦宗文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7, (03) :110-125
[2]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程序简化 [J].
闵春雷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 (02) :48-56
[3]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正当程序 [J].
马明亮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38 (02) :66-72
[4]   论从宽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类型 [J].
赵恒 .
宁夏社会科学, 2017, (02) :74-80
[6]   认罪协商程序:模式、问题与底线 [J].
胡铭 .
法学, 2017, (01) :169-177
[7]   全案移送背景下控方卷宗笔录在审判阶段的使用 [J].
孙远 .
法学研究, 2016, 38 (06) :155-174
[8]   论认罪认罚案件的证明标准 [J].
孙远 .
法律适用, 2016, (11) :14-19
[9]   认罪认罚从宽的理论审视与制度完善 [J].
熊秋红 .
法学, 2016, (10) :97-110
[10]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几个问题 [J].
朱孝清 .
法治研究, 2016, (05) :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