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应用与限度——以社会学论域中的研究为分析中心

被引:18
作者
丁惠平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杂志社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国家中心论; 社会中心论; 社会中的国家; 第三领域; 制度与生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 [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是当前国内学界的主流理论研究范式,广泛应用于包括社会学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近二十年来,借助"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社会学论域中的诸多研究,包括乡村社会研究、城市社区研究以及社会组织研究等均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成果。但综合观之,这些研究或存在对"国家与社会"框架的"神化"倾向而屏蔽了其他框架的解释力,或仅仅是在语词意义上使用"国家与社会"而无力揭示现象的本质。更为重要的是,"国家与社会"作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的分析框架本身具有难以突破的限度,这种限度既来自与之相关的理论脉络,更与全球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密不可分。基于此,目前国内已经陆续有学者开始质疑这一分析框架的有效性和恰切性,并致力于重构更具解释力的理论范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社会组织研究中的国家—社会分析框架及其缺陷 [J].
丁惠平 .
学术研究, 2014, (10) :45-49
[3]   论我国社区治理的双重困境与创新之维——基于北京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分析 [J].
郑杭生 ;
黄家亮 .
东岳论丛, 2012, 33 (01) :23-29
[4]   利益契合:转型期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以行业组织政策参与为案例 [J].
江华 ;
张建民 ;
周莹 .
社会学研究, 2011, 26 (03) :136-152+245
[6]   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 [J].
陈家建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2) :30-43+243
[7]   行政吸纳服务——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诠释 [J].
唐文玉 .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 (01) :13-19+123
[8]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互动关系研究 [J].
张钟汝 ;
范明林 ;
王拓涵 .
社会, 2009, 29 (04) :167-194+228
[9]   村民自治的行政化与国家政权建设 [J].
彭大鹏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2) :7-10
[10]   新政治社会学:范式转型还是理论补充? [J].
刘欣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217-229+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