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法理解析及制度意义

被引:47
作者
高富平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 农地产权; “三权分置”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32 [农业土地法];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120405 ; 030105 ;
摘要
"三权分置"改革表面上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拆分为承包权与经营权,但实际上是农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其核心在于重构农民集体所有权,完成农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深改目标。法理上,农地"三权体制"不仅不违反物权法,而且还是实现上述改革目标的必然选择。这样的变革完成了农民集体土地产权的法律化改造,既解放了土地对农民个体的束缚,又使土地经营脱离了农民或集体的束缚,实现了"地"和"人"的双重解放,铺就了农村推行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只是实现这样的宏伟目的既需要系统化的顶层设计,也需要谨慎、有条件地实施各项制度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多元利益博弈与制度均衡 [J].
程世勇 .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85-93
[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功能转型及权能实现——基于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视角 [J].
赵万一 ;
汪青松 .
法学研究, 2014, 36 (01) :74-92
[3]   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农户问卷 [J].
罗必良 ;
何应龙 ;
汪沙 ;
尤娜莉 .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06) :4-19
[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查与思考——基于安徽省实地调研的分析 [J].
陈小林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2011, (07) :106-112
[5]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问题探析——以苏北为例 [J].
陈良 ;
张云 .
农村经济, 2009, (03) :39-42
[6]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4年的15省(区)调查 [J].
张丁 ;
万蕾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2) :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