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多元利益博弈与制度均衡

被引:14
作者
程世勇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产权制度; 市场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产权制度决定和影响着要素组合效率与经济绩效,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则更深。中国农村土地产权体制依次经历了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化和家庭承包责任制三次大的变革。而在当前的劳动力跨城乡配置阶段,现实的劳动力流出比例与农村土地的规模经营比重严重失衡,固化制度框架中集体产权非市场化的"成员权"与市场化的农户承包权"物权"体制的矛盾冲突加剧。经济转型需要深化现行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体制的市场化、物权化改革,发挥农户土地承包权在市场化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有效推进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产权制度变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同时,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战略、粮食安全战略及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战略内在地契合起来,推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3]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84,
[4]  
中国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
[5]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薄一波; 著.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
[6]  
贫困与饥荒.[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王宇;王文玉译;.商务印书馆.2001,
[7]  
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林毅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88,
[9]  
列宁全集.[M].列宁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1986,
[10]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http://www.gov.cn/gzdt/2013-02/22/content_2338098.com.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