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窗超急性期脑梗死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及凝血标志物的变化的研究

被引:22
作者
陈娟 [1 ]
白青科 [1 ]
赵振国 [2 ]
赵晓晖 [1 ]
隋海晶 [2 ]
杨娟 [1 ]
沈健 [1 ]
陆练军 [1 ]
周媛 [1 ]
机构
[1]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时间窗; 超急性期脑梗死; 溶栓治疗; 凝血; 血浆纤维蛋白原; 标志物; 静脉;
D O I
10.19845/j.cnki.zfysjjbzz.2013.04.022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正>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溶栓是唯一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方法[1,2]。发病后4.5h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能使患者获益[3]。溶栓后颅内出血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最危险的并发症[4,5],扩大时间窗的溶栓治疗是否会增加颅内出血、及影响血液凝血指标的改变,目前的研究还很少,也没有公认的监测指标。近年以来,在我院前期采用MRI指导的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研究的基础上[6~10],本研究拟动态观察溶栓前后凝血标志物的变化,了解不同时间段脑梗死溶栓后机体内出凝血相关因素的变化及与出血转化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69 / 370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快速MRI指导的4.5h及4.5~12h时间窗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对照研究 [J].
白青科 ;
赵振国 ;
隋海晶 ;
谢秀海 ;
赵晓晖 ;
陆练军 ;
沈健 ;
陈娟 ;
杨娟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9 (10) :926-927
[2]   急性脑梗死(6h以内)静脉溶栓治疗 [J].
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协作组 .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 (05) :3-5
[3]   Fast multimode MRI based emergency assessment of hyperacute stroke thrombolysis [J].
Zhao, Zhenguo ;
Bai, Qingke ;
Sui, Haijing ;
Xie, Xiuhai ;
Wen, Feng .
NEUROLOGICAL RESEARCH, 2009, 31 (04) :346-350
[4]   Are some patients likely to benefit from 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even beyond 3 hours from symptom onset? [J].
Kent, DM ;
Ruthazer, R ;
Selker, HP .
STROKE, 2003, 34 (02) :464-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