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下的新型“双师课堂”研究——兼论“人机协同”教学设计与未来展望

被引:162
作者
汪时冲 [1 ]
方海光 [1 ]
张鸽 [1 ]
马涛 [2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网络与数据中心
关键词
人机协同; 人工智能; 智能教育机器人; 新型“双师课堂”; 课堂教学; 边缘计算;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9.02.00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智能技术能够加快教学方法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未来教育的基础。人机协同教育可以发挥教师与人工智能的不同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未来学校如何促进教师与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作为"双师"协同教学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分析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对教育机器人的支持,在云计算平台基础和边缘计算环境框架下,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的新型"双师课堂"环境,进一步给出相应的学习过程和应用,并基于该课堂环境下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教学应用实施的相关案例,探讨课堂应用效果及其相关措施。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化、具象化的课堂体现,可以作为课堂中的另一名"教师"角色,形成一种新的人机协同的"双师课堂"教学形态。在未来教育中,教师需要熟悉"人机协同"智慧教学环境,开展注重"育人"的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学生"人机协同"的意识和能力,为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的人才需求打下良好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人机协同决策支持的个性化适性学习策略探析 [J].
彭红超 ;
祝智庭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2) :12-20
[2]   人工智能融入学校教育的发展趋势 [J].
刘德建 ;
杜静 ;
姜男 ;
黄荣怀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4) :33-42
[3]   机器智能视域下的机器人教育发展现状、实践、反思与展望 [J].
吴永和 ;
李彤彤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4) :79-87
[4]   多元智能视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教育应用 [J].
陈维维 .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 (07) :12-19
[5]   机器智能视域下的教育发展与实践范式新探——2018《美国机器智能国家战略》的启示 [J].
陈松云 ;
何高大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3) :34-44
[6]   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 [J].
余胜泉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1) :16-28
[7]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与学习 [J].
贾积有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1) :39-47
[8]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信息素养内涵转型及AI教育目标定位——兼论基础教育阶段AI课程与教学实施路径 [J].
陈凯泉 ;
何瑶 ;
仲国强 .
远程教育杂志, 2018, 36 (01) :61-71
[9]   困境与破局:我国机器人教育的研究与发展 [J].
徐多 ;
胡卫星 ;
赵苗苗 .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 (10) :94-99
[10]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慧学习机器人设计研究——面向大规模学习服务系统的智慧学习机器人 [J].
方海光 ;
仝赛赛 ;
杜婧敏 ;
李一迪 .
远程教育杂志, 2017, 35 (04)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