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财富:关于风险社会的哲学反思

被引:3
作者
杨亮才 [1 ]
雷云飞 [2 ]
机构
[1]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
[2] 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
关键词
风险; 财富; 治理; 反思;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4.03.021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风险社会的形成不仅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运演过程,而且它还是人们对自身生存发展状况深入反思的产物。风险与财富是以贝克为代表的风险社会理论家打开理论话题的基本维度,对二者内在逻辑关系的辨析,在为我们深入认知和反思风险社会的同时,还为我们科学认知和治理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风险社会视阈下的政治重建批判 [J].
李建群 ;
雷云飞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1 (01) :89-94
[2]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3]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德)于尔根·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4]  
自反性现代化.[M].(德)乌尔里希·贝克(UrichBack)等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
[5]  
现代性.[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英)克里斯多弗·皮尔森(ChristopherPierson)著;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
[6]  
现代性的后果.[M].(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7]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
[8]  
法哲学原理.[M].(德)黑格尔;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