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27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分析

被引:59
作者
曹广忠 [1 ]
白晓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环境与城市学院
关键词
城镇建设用地; 经济密度; 区位差异; 影响因素; 地级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73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国、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三个层次考察了样本城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投入要素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等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并在控制以上变量的条件下侧重考察了城市区位差异的影响。发现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明显,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土地效益平均高于缺乏区位优势的城市;沿海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相对较高,而内陆地区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有待发掘;航空口岸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未发挥积极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水平、市场环境和城市发展阶段是影响土地效益的主要因素,但不同区位条件下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为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不同区位条件的城市着力点应各有侧重。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土地经济密度分布的时空特征及规律——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冯科 ;
吴次芳 ;
陆张维 ;
贝涵璐 .
经济地理, 2008, (05) :817-820
[2]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综述 [J].
郑泽庆 ;
黄贤金 ;
钟太洋 ;
王广洪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89-93+98
[3]   我国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分析 [J].
曹广忠 ;
徐子芝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4) :47-52
[4]   浅论我国城市巨型化发展的危机与对策 [J].
张民省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3) :27-29
[5]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 [J].
刘新卫 ;
张定祥 ;
陈百明 .
地理学报, 2008, (03) :301-310
[6]   中国区县单元城乡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空间分异研究 [J].
林坚 ;
祖基翔 ;
苗春蕾 ;
毕崇明 ;
刘云中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3) :46-53
[7]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理论与实证研究 [J].
吴郁玲 ;
曲福田 .
资源科学, 2007, (06) :106-113
[8]   区域竞争、土地出让与地方财政效应:基于1999003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 [J].
陶然 ;
袁飞 ;
曹广忠 .
世界经济, 2007, (10) :15-27
[9]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差异 [J].
李培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7) :97-106
[10]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和重构分析 [J].
宋嘉革 .
沈阳大学学报, 2007, (01)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