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视角下的国内农村聚居研究综述

被引:34
作者
曾山山
周国华
肖国珍
彭佳捷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村聚居; 研究综述; 地理学; 国内;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1.02.027
中图分类号
K901.8 [聚落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农村聚居是农村居民与周围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类聚居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流转、城乡统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政策与措施的相继出台,农村聚居研究日益凸显出重要的实践意义与学术价值。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地理学关于农村聚居区位、形态、规模与等级、功能组织、演变机理、优化调控以及聚居类型与区划等研究内容的主要观点作了较详细的介绍,指出了地理学在农村聚居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0 条
[31]   农村居民点空间模式调整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王焕 ;
徐逸伦 ;
魏宗财 .
热带地理, 2008, (01) :68-73
[32]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的类型与特征 [J].
邢谷锐 ;
徐逸伦 ;
郑颖 .
经济地理, 2007, (06) :932-935
[33]   苏南地区农村居住发展及其模式探讨 [J].
曹恒德 ;
王勇 ;
李广斌 .
规划师, 2007, (02) :18-21
[34]   中国江南农村居住空间结构模式分析 [J].
陈志文 ;
李惠娟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1) :15-19
[35]   中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区划及其利用价值 [J].
申秀英 ;
刘沛林 ;
邓运员 ;
王良健 .
地理研究, 2006, (03) :485-494
[36]   哀牢山区哈尼聚落空间格局与耕作半径研究 [J].
角媛梅 ;
胡文英 ;
速少华 ;
范韬 ;
杨有洁 .
资源科学, 2006, (03) :66-72
[37]   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J].
申秀英 ;
刘沛林 ;
邓运员 ;
郑文武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3) :143-148
[38]   风水观念对台湾北埔地区客家聚落构成之影响 [J].
梁宇元 .
建筑与文化, 2006, (04) :42-54
[39]   村庄布点规划中的文化反思——以嘉兴凤桥镇村庄布点规划为例 [J].
唐燕 .
规划师, 2006, (04) :49-52
[40]   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 [J].
马航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1) :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