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07年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

被引:14
作者
张成龙 [1 ]
李继峰 [2 ]
张阿玲 [3 ]
张亚雄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国家信息中心
[3]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
关键词
能源强度; 因素分解方法; 产业结构;
D O I
10.16511/j.cnki.qhdxxb.2013.05.015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为了有效降低中国能源强度、提高节能减排效果,采用42部门全行业增加值和主要高耗能产品能耗数据,利用因素分解分析方法,研究了部门能源强度(分为单位产品能耗和其他因素)、产业结构和生活用能以及42个产业部门各自对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部门能源强度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生活用能对中国能源强度的下降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产业结构变化提高了中国能源强度;高耗能行业是影响单位GDP能耗的主要部门。因此要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不仅要努力降低部门能源强度,还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688 / 6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综合指数因素分解分析 [J].
尚红云 .
统计教育, 2008, (11) :9-12
[2]   影响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探析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张柳婷 .
统计与决策, 2008, (08) :72-74
[3]   中国的能源强度究竟有多高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吴宗鑫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8) :51-58
[4]   中国能源强度变动因素分析 [J].
张瑞 ;
丁日佳 .
中国矿业, 2007, (02) :31-34
[5]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J].
吴巧生 ;
成金华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10) :34-40
[6]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范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1)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