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能源强度究竟有多高

被引:16
作者
齐志新
陈文颖
吴宗鑫
机构
[1] 清华大学现代管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增加值率;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7.08.005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降低单位GDP能耗已经列入我国的发展目标,正确理解中国当前的能源强度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起点。目前,对能源强度的认识存在严重的误区,要么机械引用按汇率计算的GDP数据,严重高估了中国能源强度;要么机械引用世界银行提供的基于购买力平价的GDP数据,严重低估了中国能源强度。此外,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能源强度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国能源强度偏高的原因。本文给出了一个更有可信度的能源强度数据,能够更准确地认识中国能源强度的现状,同时,从经济角度阐述了造成中国能源强度偏高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吴宗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35-42
[2]   增加值率下降意味着什么 [J].
沈利生 ;
王恒 .
经济研究, 2006, (03) :59-66
[3]   购买力平价法核算GDP的谬误何在 [J].
马中 ;
蓝虹 .
环境保护, 2005, (11) :27-31
[4]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研究 [J].
温建东 .
金融研究, 2005, (04) :44-56
[5]   关于中国与OECD国家购买力平价比较研究结果及其评价 [J].
余芳东 ;
任若恩 .
经济学(季刊), 2005, (02) :563-582
[6]   中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J].
魏凤春 ;
于红鑫 .
中国税务, 2005, (04) :16-17
[7]   中国人均GDP的合理区间 [J].
魏凤春 ;
于红鑫 .
新财经, 2004, (10) :32-34
[8]   各国货币对美元购买力平价转换系数研究 [J].
李岱松 ;
汪晓霞 ;
宋戈平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09) :106-109
[9]   五十年来大陆、台湾经济实力增长的比较 [J].
赵海生 .
世界经济研究, 2002, (03) :9-15
[10]   升值将是人民币汇率的长期趋势 [J].
吴骏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1, (08)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