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均等研究的问题、因素与方法:《科尔曼报告》以来相关研究的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杨文杰 [1 ]
范国睿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民主; 家庭背景; 学校教育; 影响因素; 《科尔曼报告》;
D O I
10.14082/j.cnki.1673-1298.2019.02.014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教育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科尔曼报告》发表五十多年来,有关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持续不断,新成果不断涌现。通过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随着社会变革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机会均等所涉及的问题的关注点已有所变化,对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不断扩展,研究方法不断多元化。其中,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已由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结果均等,对教育机会均等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由学校扩展到以家庭为核心的社会系统,进而在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深度挖掘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对教育的深层影响机理。未来,教育机会均等研究或将呈现契合教育环境的新内涵,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实践或将更加关注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协同变革;教育机会均等的研究或将更加注重多学科融合,这些都对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带来新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教育机会均等的多学科研究:特点、问题及展望 [J].
刘承波 ;
谭敏 .
现代教育管理 , 2017, (10) :17-22
[2]   互联网是否扩大了教育结果不平等——基于PISA上海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陈纯槿 ;
顾小清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7, 15 (01) :140-153+191
[3]   “互涉”与“互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时代解读 [J].
龙宝新 .
教育研究, 2012, 33 (09) :32-37+43
[5]  
教育变革的新意义[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富兰, 2009
[6]  
教育变革新意义[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加)迈克尔·富兰(MichaelFullan)著, 2005
[7]  
变革的力量[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加) 富兰, 2004
[8]  
新编教育社会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马和民著, 2002
[9]  
学会生存[M]. 教育科学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1996
[10]  
Blurring boundaries: the growing visibility, evolving forms and complex implications of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J] . Mark Bray.ORBIS SCHOLAE . 2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