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选举民主与民主政治建设

被引:22
作者
李涛
王新强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选举民主; 民主政治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作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两大主体内容,在不同的制度框架内具有不同的本质意蕴。本质相同的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具有一些形式上的差异,因此,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调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协调发展,既需要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参政议政能力,也需要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制度内容与表现形式,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试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J].
张献生 ;
吴茜 .
政治学研究, 2014, (01) :3-12
[2]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协商”与“选举”之辩——兼评“协商民主优先论” [J].
申建林 ;
蒋田鹏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67 (01) :23-28
[3]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的协商民主与票决民主 [J].
李景治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1, (05) :69-77
[4]   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互融: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动的基础 [J].
王蔚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04) :143-146
[5]   论社会主义的两种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J].
阳安江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 (06) :35-37
[6]   选举民主的局限与超越 [J].
汪习根 ;
李蕾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 (04) :422-425
[7]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互动效应分析 [J].
虞崇胜 ;
何志武 .
学习与实践, 2007, (01) :71-78
[8]   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J].
庄聪生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 (07) :81-85
[9]   协商政治:多党合作与民主参与的实现途径 [J].
代吉成 .
求实, 2006, (05) :15-17
[10]  
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竞争性民主”与“协商性民主”.[J].黄卫平;陈文;.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0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