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被引:38
作者
张献生 [1 ]
吴茜 [2 ]
机构
[1] 中央统战部四局
[2] 中央统战部研究室
关键词
协商民主; 本质属性; 制度定位; 价值核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探索、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产物,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具有根本差异。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经历了从肯定是一种民主形式到确立为一项民主制度的过程,是与相关政治制度既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以协商为核心价值,其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功能作用的大小,取决于协商质量的高低。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人民政协既要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又要促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J].
施芝鸿 .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 2013, (03) :6-8
[2]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J].
贾庆林 .
求是, 2012, (23) :11-13
[3]  
中国统一战线教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共中央统战部, 2013
[4]  
协商民主[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高建, 2010
[5]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2002
[6]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4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毛泽东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