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

被引:34
作者
蔡婵静
周志翔
陈芳
郑忠明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2]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武汉
[3] 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4] 武汉
[5] 武汉市园林局
关键词
绿色廊道; 景观构成; 网络结构; 景观格局; 武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31 [大地园林];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706 ;
摘要
绿色廊道作为城市关键的景观结构要素,在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武汉市建成区为例,探讨城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定量研究的方法,使其充分发挥生态功能,从而指导城市绿色廊道的规划与建设。利用GIS处理基础资料,对城市廊道系统进行提取与分类,生成拓扑关系图,并计算景观格局指标参数。从廊道景观的构成和绿色廊道的网络结构两方面详细分析了武汉市建成区各行政区内各类型绿色廊道的景观格局。结果表明:在武汉市建成区内,灰色廊道最长,占廊道总长的63.53%;绿色廊道极其缺乏,总密度仅为2.63 km/km2;在绿色廊道中,绿色道路廊道最长,占绿色廊道总长的60.29%。绿色廊道普遍较窄,绿带的长度不到其它类型绿色廊道总长的1/3;绿色道路廊道最窄,少数达20 m。绿色铁路廊道面积较小,为1.68 km2,其它类型的绿色廊道面积相当,各占总面积的30%左右;3个行政区中,武昌的绿色廊道长度最长,面积最大。绿色廊道网络线点率、环通度及连通度均不高,网络结构简单,不利于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绿色道路廊道网络结构相对最复杂;绿带的网络连通性最差,没有回路存在;武昌的绿色河流廊道、绿带以及绿色铁路廊道网络结构最复杂,绿色道路廊道网络最复杂的是汉口。武汉市绿色廊道的建设,应注重长度和宽度的增加,提高绿带的比例;重视各类型绿色廊道及其在各行政区间的均匀分布;减少绿色廊道的断开区,增加网络连通性;使其走向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兼顾通风走廊的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2996 / 30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1]  
城市景观生态建设──以沈阳市为例[J]. 李团胜.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6 (03)
[22]  
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 李秀珍,肖笃宁.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02)
[23]  
城市的景观生态学探讨[J]. 李秀珍,肖笃宁.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199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