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15
作者
马传花
冉刚
机构
[1] 浙江省台州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心通胶囊; 依达拉奉; 疗效; 神经功能; 生化指标;
D O I
10.13457/j.cnki.jncm.2016.03.009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生化指标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67%,对照组72.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P<0.05),ADL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T)、S100β、肽素(Copepti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s-CRP、NT-proBNT、S100β、Copeptin水平,且安全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J].
李秀池 ;
赵冬梅 ;
向安玲 .
中国药房, 2014, 25 (28) :2623-2625
[2]   基层医院急性脑梗死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J].
刘国权 ;
王四安 ;
梁昌华 .
右江医学, 2013, 41 (04) :555-556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临床观察 [J].
刘辉武 ;
马柏生 .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 (04) :626-627
[4]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临床特征与出院结局的关系 [J].
高昕 ;
张金涛 ;
彭颖 ;
范焕青 ;
陈梅 ;
许锬 ;
张永红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 (01) :18-21
[5]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J].
张景江 ;
丁为国 ;
王颖 ;
姚庆萍 .
天津中医药, 2007, (05) :367-369
[7]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郑筱萸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