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基于年龄与世代效应的分析

被引:24
作者
曾旭晖 [1 ]
郑莉 [2 ]
机构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教育; 世代效应; 多层多项Log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研究分析了教育是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在纯务农、兼业和纯务工之间的就业选择,以及该选择随年龄增长和世代更替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教育在总体上促进了非农就业,但在不同世代的生命历程中有着不尽相同的作用机制。在较早出生的世代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是一致的。但在晚近出生的世代中,更高的教育水平对纯务工就业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而对兼业选择影响甚微。在老一代农民中,教育对兼业和纯务工的促进作用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弱;而在新一代农民中,教育对纯务工的促进作用随着年龄增长而迅速加强,呈现教育的积累性优势。此外,老一代农民的生命历程中有一个从务工到务农的回归;新一代农民向非农行业转移则呈现不可逆的趋势,教育对此起到了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农村劳动力从非农部门回流到农业部门的影响因素分析 [J].
方黎明 ;
王亚柯 .
人口与经济, 2013, (06) :56-62
[2]   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职业分层与代际差异视角的考察 [J].
王超恩 ;
符平 .
人口与经济, 2013, (05) :89-97
[3]   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回流还是再迁移 [J].
王子成 ;
赵忠 .
管理世界, 2013, (01) :78-88
[4]   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微观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基于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张务伟 ;
张福明 ;
杨学成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11) :62-73+81
[5]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迁及面临的挑战 [J].
罗仁福 ;
张林秀 ;
Scott Rozelle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9) :18-24+110
[6]   兼业农民的非农就业行为及其性别差异 [J].
陆文聪 ;
吴连翠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6) :54-62+81
[7]   中国农村非农就业机会的代际流动 [J].
邢春冰 .
经济研究, 2006, (09) :103-116
[8]   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文献综述 [J].
杨金风 ;
史江涛 .
中国农村观察, 2006, (03) :74-79+81
[9]   影响农村三种非农就业途径的主要因素研究——对天津市农村社会的实证分析 [J].
陈宗胜 ;
周云波 ;
任国强 .
财经研究, 2006, (05) :4-18
[10]   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 [J].
白南生 ;
何宇鹏 .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