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可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金融安全情报分析

被引:66
作者
丁晓蔚
苏新宁
机构
[1]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情报分析; 区块链; 可信大数据; 可信人工智能; 金融安全; 金融风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G350 [情报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5 ;
摘要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构成部分。2008年的金融危机危及全球,至今仍是金融安全方面极具价值的研究样本。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本文从情报分析视角进行反思。从数据和信息角度看,数据不完整、不完善、不准确、支离破碎、不可信、不充分是危机的因由之一;"数据孤岛""信息孤岛"则妨碍了金融风险情报分析和金融危机预警,从一个方面助长了危机;从模型和方法角度看,数据质量影响模型质量(GIGO,垃圾进、垃圾出)。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没能高效融合也是无力预警风险和抵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天,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情报分析为金融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呼吁构建新型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架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大数据和可信人工智能的理念,提出了新型金融(大数据)情报分析的理念。基于新型金融信息基础设施架构,基于可信大数据和可信人工智能新型情报分析,人类有望在防控金融风险、预警金融危机和维护金融安全等方面做得更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297 / 130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金融危机十周年回眸——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分析 [J].
陈福顺 .
时代金融, 2019, (07) :51-52
[3]   基于信息融合模型的科技情报质量控制研究 [J].
李志男 ;
孟潇 ;
杨海丽 ;
李跃然 .
情报杂志, 2019, 38 (01) :54-60
[4]   大数据时代情报学学科崛起之思考 [J].
苏新宁 .
情报学报, 2018, (05) :451-459
[5]   面向大数据的情报分析框架 [J].
唐明伟 ;
苏新宁 ;
肖连杰 .
情报学报, 2018, (05) :467-476
[6]   论计算型情报分析 [J].
李广建 ;
江信昱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 44 (02) :4-16
[7]   在改变中探索和创新 [J].
马费成 .
情报科学, 2018, 36 (01) :3-4
[8]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其后果分析 [J].
余思佳 .
科技广场, 2016, (11) :154-157
[9]   一种基于文本聚类的web军事情报挖掘系统设计与实现 [J].
傅畅 ;
宋佳庆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5, 10 (05) :541-545
[10]   情报服务迈向3.0时代 [J].
吴晨生 ;
李辉 ;
付宏 ;
张惠娜 ;
侯元元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 (09)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