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

被引:130
作者
叶必丰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法解释; 区域平等; 开发区管委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F114.46 [区域间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机制,有区域行政协议、区域性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五种。在国家与社会维度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是一个行为法问题,是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其依据是宪法第15条,内容的合法性在于遵循区域平等原则,程序的合法性在于公众参与。其中,区域平等源自公民个人的平等权,既约束国家对不同区域公民的公权力行为,又约束不同区域政府机关间的行为;公众参与在区域治理中具有更丰富的特点,既是促进区域平等的途径,又是在行政内部机制失灵时推动制度运行的动力机制。在国家组织系统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是一个组织法问题。其中,区域行政指导和区域行政规划,实践了宪法和组织法上规定的领导,蕴含着领导事项、领导方式和领导区域等要素。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人大的作用应在各方支持下按照政府治理的要求予以加强,以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民意基础。各地开发区管委会的设立并非都具合法性,其职权中不得包括行政强制措施权、冻结和拍卖权以及有关人身自由的处罚权。行政区政府机关之间的主要合作机制是区域行政协议。它是宪法上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和对市场主体的尊重,它对缔约主体的约束力有赖于缔约各方的诚实信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30+205 +205-206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3]   美国的区域法制协调——从州际协定到行政协议的制度变迁 [J].
何渊 .
环球法律评论, 2009, 31 (06) :87-94
[5]   经济一体化与地方行政立法变革——区域行政立法模式前瞻 [J].
方世荣 ;
王春业 .
行政法学研究, 2008, (03) :74-80
[6]   需补充行政行为:基于监督的制度分析 [J].
叶必丰 .
行政法学研究, 2008, (03) :100-107
[7]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 [J].
叶必丰 .
法学研究, 2006, (02) :57-69
[9]  
乌昌党委导演“乌鲁木齐—昌吉”一体化[N]. 秦旭东.21世纪经济报道. 2005 (005)
[10]  
法庭上的宪法[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周伟,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