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胃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被引:19
作者
聂容荣
黄春华
符文彬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抑郁症,中风; 针灸脾胃论治; 针灸疗法; 随机对照试验;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11.04.016
中图分类号
R246.6 [神经精神病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从脾胃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寻找较佳治疗方法。方法:6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针灸组和药物组,针灸组穴取中脘、章门、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胃俞,予针刺配合麦粒灸治疗;药物组口服氟西汀20 mg,每日早餐后顿服,均治疗4周。于治疗前予以前瞻性脾胃证候的信息采集,于治疗后第1、2、4周末分别采用脾胃证候积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前前瞻性脾胃证候的信息采集示,63例PSD患者中食欲不振、便秘、饮少出现次数较高。针灸组与药物组愈显率分别为81.8%(27/33)、63.3%(19/30),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治疗后脾胃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01,P<0.05),针灸组较药物组下降更明显(P<0.01)。针灸组治疗第1周、2周及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01),治疗1周、治疗2周后针灸组HAMD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P<0.01)。治疗1周、治疗2周后,针灸组TESS评分显著低于药物组(均P<0.05)。结论:PSD患者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障碍,针灸脾胃论治脑卒中后抑郁症起效快、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少。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国内针刺与西药治疗抑郁症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 [J].
孙燕丽 ;
陈爽白 ;
高轶 ;
熊俊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8, (05) :340-345
[2]   电针与百优解对伴躯体症状抑郁症有效性的评价 [J].
段冬梅 ;
图娅 ;
陈利平 .
中国针灸 , 2008, (03) :167-170
[3]   应用“脑肠相关”学说治疗抑郁症的思路 [J].
王欣君 .
山东中医杂志, 2007, (07) :441-442
[4]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针灸治疗 [J].
刘素坤 ;
赵秀敏 ;
席志梅 .
中国针灸, 2006, (07) :472-474
[5]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 [J].
杜元灏 ;
李桂平 ;
颜红 ;
张新军 ;
黄立芳 .
中国针灸, 2005, (03) :7-10
[6]   头穴针刺对大鼠急性脑出血血脑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 [J].
纪晓军 ;
何宏 ;
温兆霞 ;
唐强 ;
东贵荣 .
中国急救医学, 2001, (11) :6-7
[8]  
中医内科学[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田德禄主编, 2005
[9]  
精神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沈渔〓主编, 2001
[10]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明园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