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划定与项目区选址研究

被引:27
作者
孙茜 [1 ]
牛海鹏 [1 ]
雷国平 [2 ]
赵玉领 [3 ]
张捍卫 [1 ]
张合兵 [1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
[2] 东北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
[3]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 耦合协调度; 冷热点; 新郑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基于GIS和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指数,并以耦合协调度模型统筹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从而明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区域,在此基础上通过冷热点分析遴选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结果表明,研究区较为适宜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建设区、重点建设区、全面整治建设区和不宜建设区的面积分别为27 004.83、17 040.40、4 361.16、5 761.55 hm2。其中优先建设区应大力发展特色优质安全高效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区以整治项目为依托提升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整治建设区以优化耕地布局和提升潜力为主,不宜建设区应注重修复提升地力、增强防灾抗灾能力。通过冷热点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适宜性和空间稳定性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的联系模式,实现了快速识别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结合研究区实际遴选了1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同时,基于障碍度模型诊断识别各项目区的主要障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各项目区有序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基于“生产-生态-区位”的都市区粮田布局方法 [J].
任艳敏 ;
唐秀美 ;
刘玉 ;
缑武龙 ;
贾正雷 .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 (05) :321-327
[2]   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区为例 [J].
孙宇 ;
高明 ;
莫建兵 ;
郑杰炳 ;
李慧敏 .
中国土地科学, 2016, 30 (03) :20-28+87+97
[3]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京津冀地区耕地破碎化分析 [J].
李鹏山 ;
吕雅慧 ;
张超 ;
郧文聚 ;
杨建宇 ;
朱德海 .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47 (05) :281-287
[4]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生态化设计研究 [J].
刘晓南 ;
黄燕 ;
程炯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6, 24 (01) :1-11
[5]   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国经济发展评价 [J].
高艺凡 .
系统工程, 2015, 33 (12) :85-91
[6]   张掖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生态效益评价 [J].
姜雨辰 ;
孙鹏举 ;
刘学录 ;
闫志明 ;
杨欢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 50 (06) :126-131
[7]   基于局部空间自相关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区 [J].
熊昌盛 ;
谭荣 ;
岳文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22) :276-284
[8]   基于耕地质量与立地条件综合评价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 [J].
钱凤魁 ;
王秋兵 ;
李娜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18) :225-232
[9]   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城市低碳竞争力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分析 [J].
李彩惠 ;
霍海鹰 ;
李雅洁 ;
侯玮 .
资源科学, 2015, 37 (07) :1474-1481
[10]   基于耕地综合质量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J].
朱传民 ;
郝晋珉 ;
陈丽 ;
双文元 ;
刘平辉 .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31 (08) :23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