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扩展及中国经验

被引:7
作者
刘海洋
汤二子
郭园园
王珺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异质性企业; 生产率; 出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40 [国际贸易理论与方法];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提出以后,生产率的异质性被认为是决定企业出口的关键因素。对中国企业层面的经验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均值要低于内销企业,即存在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本文首先通过扩展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解释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悖论",再通过2004—2008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样本分行业检验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存在性,最后研究导致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的原因。结论认为:中国出口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生产率悖论",并且出口市场进入限制以及边际报酬递减可能是"生产率悖论"存在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6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出口促进中国企业生产率提高吗?——来自中国本土制造业企业的经验证据:1999~2003 [J].
张杰 ;
李勇 ;
刘志彪 .
管理世界, 2009, (12) :11-26
[3]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张轶凡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09-826
[4]   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 [J].
赵志耘 ;
刘晓路 ;
吕冰洋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6) :5-11
[5]  
Exporters, Jobs, and Wages in U.S. Manufacturing: 1976-1987[J]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