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安全治理现状与政策启示

被引:16
作者
陈秧分 [1 ]
钟钰 [1 ]
刘玉 [2 ]
王国刚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 粮食治理; 准公共产品; 政策启示; 中国;
D O I
10.13872/j.1000-0275.2014.0080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粮食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粮食问题的统筹考虑有助于得到更为科学的政策启示。本文从"种在哪"、"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如何分"等方面述评了粮食安全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包括生产、消费、分配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提高主产区种粮积极性等途径仍可实现进一步的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但受粮食属于"准公共产品"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仍面临种植区域不稳定、种粮主体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调整滞后、经营方式有待完善、粮食市场配置效率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未来的政策调控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积极引导并促成各类主体按照市场规律与政府调控目标开展相关行为,最终保障并实现国家粮食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690 / 6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粮食主产区亟待解决的五大问题 [J].
蒋和平 .
中国发展观察, 2014, (07) :33-34
[2]   我国农户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J].
钱克明 ;
彭廷军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3) :4-7+110
[3]   中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成效与局限 [J].
孙蕊 ;
孙萍 ;
吴金希 ;
张景奇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3) :41-46
[4]   资源禀赋、要素替代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以苏、浙粮食生产为例 [J].
应瑞瑶 ;
郑旭媛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2) :15-24+110
[5]   2003-2011年中国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分析 [J].
刘忠 ;
黄峰 ;
李保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3) :1-8
[6]   “九连增”后的思考:粮食内部结构调整的贡献及未来潜力分析 [J].
朱晶 ;
李天祥 ;
林大燕 ;
钟甫宁 .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34 (11) :36-43+110
[7]   中国大麦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决定因素 [J].
杨东群 ;
李先德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32) :105-111
[8]   中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J].
陈秧分 ;
李先德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20) :1-10
[9]   粮农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价格抑或收益 [J].
苗珊珊 ;
陆迁 .
改革, 2013, (09) :26-32
[10]  
中国农村土地政策创新需求与优化途径——基于近年统计数据与文献资料的思考[J]. 陈秧分.广东土地科学.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