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权的基本范畴

被引:213
作者
叶名怡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权; 权能; 知情同意权; 删除权(被遗忘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个人信息有多种分类学,从规范性角度可将其分为敏感信息和一般信息,二者差异因数据画像技术而缩小,但仍是法律上最重要的分类。个人信息属于人格要素,其内涵明确,外延清楚,可为他人行为设定禁区,可以成为一项具体人格权。但该权利属于绝对权,而非支配权,承认个人信息权并不会带来信息交流停滞。个人信息权兼含财产利益,它是数据财产权的前提和基础。个人信息权以知情同意权为基础,可衍生出访问权、可携带权和收益权等积极权能,同时具有更正权、限制或反对处理权以及删除权(被遗忘权)等消极权能;这些都只是个人信息权的权能,本身并不能成为独立的民事权利。民法典应当完善个人信息权的权能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2]   数据新型财产权构建及其体系研究 [J].
龙卫球 .
政法论坛, 2017, 35 (04) :63-77
[3]   信息权在我国民法典编纂中的立法遵从 [J].
余筱兰 .
法学杂志, 2017, 38 (04) :22-3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定 [J].
张鸣起 .
中国法学, 2017, (02) :5-24
[5]   权利的民法典表达 [J].
姚辉 .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7, (02) :50-62+160
[6]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理论基础 [J].
任龙龙 .
河北法学, 2017, 35 (04) :181-192
[7]   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入罪的边界——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所保护的法益为视角 [J].
高富平 ;
王文祥 .
政治与法律, 2017, (02) :46-55
[8]   善治须用良法:社会信用立法论略 [J].
罗培新 .
法学, 2016, (12) :104-112
[9]   终将被遗忘的权利——我国引入被遗忘权的思考 [J].
万方 .
法学评论, 2016, 34 (06) :155-162
[10]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及法律救济 [J].
鞠晔 ;
凌学东 .
河北法学, 2016, 34 (11) :52-60